恩施州把学习宣传好、贯彻落实好《条例》作为重要任务,采取多举措、担当硬责任、构建新格局,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,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。
抓学习宣传,凝聚人民信访为人民共识
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邀请省信访局领导作专题辅导。各县市、各部门党委(党组)举办读书班、开展集中研学讨论。各级机关、单位干部职工人手一本《条例》单行本,作为案头书常学常新。
把《条例》纳入党性教育内容,在党校学员公寓投放《条例》单行本,信访局长走进党校宣讲48次,授课覆盖5千余人次。将《条例》编入支部主题党日学习资料,书记讲学、干部领学、交流研学。
州信访局领导班子成员、县级干部分县市宣讲督导,业务骨干、法律顾问参加,专题培训、巡回培训、上门培训,去年以来到县市到部门授课培训1500多人次。
组织开展《条例》宣传月,拍摄宣传微电影,制作主题海报、宣传折页、微课堂,征集发布典型案例。广泛发动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、企业工会主席、法律顾问,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,宣讲《条例》、收集意见建议。运用“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”等媒体平台,悬挂海报标语、滚动播放《条例》内容,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。
抓机制建设,构建新时代信访工作新格局
坚持高位推动。去年以来,州委常委会先后10次听取信访工作汇报,研究重大事项,解决突出问题。州政府召开常务会、专题会,研究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创建奖励、信访工作经费保障等事项,推动解决加油站建设遗留问题、州直保障性住房办证等问题。
健全联席会议机制。州、县市及所有乡镇全面建立并实体化运行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明确主要职责、组成人员、运行规程、工作要求,机构平稳过渡、运转顺畅有序。
建强信访部门。健全信访督查专员制度,州信访局配备1名副县级、8县市共配备9名副科级信访督查专员。11名新提拔干部到州、县市信访部门挂职。法律顾问团队进驻各级群众信访接待场所。组建州复查复核委员会专家库,对复查复核信访事项实行专家评审会商。
职能部门发力。在门户网站、微信公众号公开联系电话、信访接待时间和方式,主动听民声、解民忧。针对各自领域信访突出问题,领导包案、专项治理,推动问题解决。
抓问题化解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
群众信访,就是信任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,以“事要解决”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热心服务换群众认同,以解决实效赢群众点赞。
各级领导干部率先作为。值班接访、约访下访,深入村寨农家,来到田间地头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包保化解疑难复杂问题。一年来,州、县市1100多名领导干部,接访下访约访群众3300多批次。
抓初信初访初结初了。落实“1415”办理要求,研、交(转)、办、督、结闭环管理,推动问题一次性化解。恩施市建立初信初访“137”工作机制,1日内转办、3日内办结、未结事项7日内主要领导接访。建始县实行“纪委+信访”双督办,压实初访首办责任。
大力攻坚信访积案。开展信访领域矛盾纠纷大排查、大化解、大整治,全州化解稳控586件(人)次。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,实现交办件清仓见底。进京走访100多次的黄某夫妇回乡过上平静生活,网上投诉500余次的某项目业主陆续搬进新家办理产权证……
抓基层基础,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
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。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全州全覆盖,100多个职能部门入驻阳光信访大厅,开通信访服务热线电话,推广县市“信访码上行”二维码,让群众足不出户、“掌”上反映问题、跟踪进展。
搭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。“1+4+N”会商研判常态化,乡镇综治中心牵头,派出所、法庭、司法所、信访办及有关单位参加,对辖区矛盾纠纷早会商、早介入、早处置。实现县市、乡镇矛调中心(综治中心)全覆盖,对群众诉求一揽子受理、一站式解决。建立奖励机制,做实矛盾纠纷层级调处,把问题化解在小在早。
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恩施市组建“60工作室”、“老黄牛”巡回调解队,利川市“小院说事”在乡镇落地生根,建始县405个村(社区)设立“评理说事点”,巴东县信访工作融入结合网格化管理,宣恩县设立“有理大家评”工作室172个、评理说事点486个、选聘评理说事员1134名,咸丰县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相结合,来凤县健全“访、调、仲、诉”全过程调处链,鹤峰县发挥“易满成工作室”品牌效应,发动和依靠群众及时就地有效化解矛盾。
抓督办考核,压实信访工作责任
常态督办。制定《条例》落实责任清单。群众信访情况日研判,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、信访事项办理“五率”情况周通报,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月调度,信访形势季分析,问题短板点对点个性化提醒。
严格考核。把《条例》宣传纳入“八五”普法,落实情况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督查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重要内容。
强化监督。联合纪检监察机关,整治信访领域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开展信访领域“不担当、不作为”专项监督行动,公开举报方式,及时移送线索,严肃督查问责,确保信访工作责任压紧压实,信访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